聚异丁烯/硅烷改性聚烯烃份数对聚氨酯密封胶各项性能的影响分析,聚异丁烯/硅烷改性聚烯烃份数以及所对应的硅烷改性聚氨酯密封胶的力学性能结果,分别如表所示。
可知:改性前后的聚氨酯密封胶的熔融指数变化不大,这是因为胶料内部的硅氧烷基团交联速度缓慢,硅烷改性聚烯烃和聚异丁烯的加工性能相当,在一定时间内并不对加工性能造成较大影响。
水蒸气透过率是衡量材料阻隔性能的重要指标。由表还可知:配方14样品在水蒸气透过率明显低于配方5样品,随着硅烷改性聚烯烃/聚异丁烯份数的增大,水蒸气透过率的值呈现先减后增的趋势。说明一定程度的交联可以提高材料的致密性,对降低水蒸气的透过率也有积极的作用;然而到一定比例时聚氨酯密封胶本身的性质就会成为其阻水性的主要因素,聚异丁烯由于分子排列比较规整性质决定了它高阻水的特点,而当硅烷改性聚烯烃的份数过多,在未能完全固化的情况下,支化链过多也影响其致密性。
由表可知:相对于未改性的聚氨酯密封胶,随着硅烷改性聚烯烃/聚异丁烯份数的增大,材料的交联密度增大,剪切强度与玻璃基材的拉伸粘接强度及与二道聚氨酯密封胶的拉伸粘接强度等力学性能逐渐增大。硅烷改性聚氨酯密封胶所具备的硅氧烷基团能与基材或者二道胶之间形成良好的化学粘接,具体可呈现聚氨酯密封胶的内聚破坏形式,而未改性的聚氨酯密封胶则呈现界面破坏。随着硅烷改性聚烯烃的增多会使得胶料的内聚强度增大,当内聚强度大于界面强度时,则呈现界面破坏的形式;当硅烷改性聚烯烃的质量份为30份及以上时,材料开始呈现出局部界面破坏的情况。因此,为了满足力学性能和胶体内聚破坏两者的要求,该配方体系中硅烷改性聚烯烃的份数添加量为1020份。http://www.sdyuantai.net/